1月19日,受科技部委托,由国家质检总局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持召开了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现代电学计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001 DEA 20013)子课题“交流电阻标准”的课题验收会。
电阻是最常见的电学元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场合。高准确度的电阻不仅是高精度仪器仪表的核心部件,也用于许多科研场合,其准确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计量界早在1990年1月1日就陆续启动了以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代替传统的实物电阻标准。新的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比传统的实物电阻标准的准确度提高了近100倍,稳定性也大大提高。我国也于2004年建成了该量子标准,并于2006年被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电阻基准。在国际计量局组织的100Ω关键比对中,我国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大部分实际场合中,电阻器件多用于交流和高频电路,所以建立“交流电阻标准”作为电阻器件的溯源尤其重要和迫切。
课题组研制的“双螺线”型的交直流差可计算电阻,具有交直流转换差小、性能稳定、可实现量值范围宽等优点,技术指标大幅度超过国外各种交直流差可计算电阻。在理论计算方面,建立了基于分布参数的交流电阻计算模型,修正了国内外使用了几十年的计算方法,对于高准确度交流电阻有重要意义。课题所建立的交流电阻标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建立交流电阻标准,将交流阻抗的量值溯源到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并扩展电阻标准的测量范围和频带,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完善我国电磁计量综合测量能力,增强我国在国际计量界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交流电阻标准对于计量单位制的进一步发展、在用基本物理常数来定义计量基准的研究中,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