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钢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管理系统达同行业同类技术国内领先水平 (2004-12-16)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韩荣誉 黎耀鸣
浏览:1895
12月2日,广东省经贸委组织专家对韶钢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管理系统进行鉴定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目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计量数据管理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处于同行业同类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炳文及亚仿科技公司、计控部等部门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鉴定会。
韶钢于2000年5月提出“计量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的设想,由计控部、设计院、技术中心、热电厂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珠海亚仿科技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合作,2002年6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该系统从2003年3月开始在各管理部门及生产单位开始试运行,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2003年6月25日在韶钢总调度室、综合管理部、财务部、机动部、销售部、炼铁厂、炼钢厂、炼轧厂等24个管理部门及生产单位投入运行。
韶钢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管理系统由分布在公司内的38个采集子站,对公司一、二次能源量、物资量共1217个测量点进行适时采集,其中物资量测点34点、气汽水测点675点、电量测点366点、手抄测点142点。675个能源检测点以10次/秒进行采集,取平均值后上传、存贮,对蒸汽、煤气、氧气、氮气、氩气等流量值进行温压补偿。该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包括对水、电、气、汽和煤、焦等能源的供应(生产)、消耗情况进行统计、贮存、分析、处理后,组成了生产调度、节能监督管理、统计数据管理、实时监视、成本核算等16个支持子系统,在公司局域网内发布,实现了计量检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资源共享。该系统的成功应用,同时实现了“数出一门,量出一家”管理思想,为各级管理部门特别是公司领导提供了定量、科学和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对于提高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流”的运作效率,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鉴定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技术报告,审查了有关文件,考察了项目实施现场,经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结合韶钢实际,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运用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计量检测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自动采集、实时处理、集中存储、统一发布,为企业生产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水平,促进生产资源的调配、管理和利用,实现了节能降耗和降低生产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计量数据管理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技术达到采集速度快,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强的要求,实现了钢铁冶金企业的计量数据自动采集和管理,处于同行业同类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