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为隆重纪念《米制公约》签署150周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计量局联合举办的“科学、创新与全球影响力”高层国际研讨会在法国巴黎UNESCO总部拉开帷幕。来自各国常驻UNESCO代表团、国际米制公约组织(BIPM)正式成员国和附属成员国/经济体、相关国际组织、学术界等的众多代表参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屈继峰带团参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美国科学家、诺奖获得者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Phillips),美国西北大学历史学教授肯恩·阿尔德(Ken Alder)等国际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回顾米制150年发展历程,探讨全球计量面临的未来挑战。
中国计量元素在本次活动中多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的计量发展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中国计量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段宇宁作为前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唯一受邀的中国报告人,以线上方式作题为“中国对测量科学的历史性贡献”的大会报告。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屈继峰参与宣传视频录制,从计量支撑全球化的角度阐述米制的最重要影响。
5月21日至22日,国际计量局继续在凡尔赛举办国际研讨会,聚焦量子技术、环境与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秒的新定义、生命科学等前沿计量领域进行报告和研讨。屈继峰参加了5月21日上午“量子时代的计量”研讨环节并发言。
据悉,为纪念《米制公约》于1875年5月20日签署,5月20日被定为世界计量日,每年全球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相关庆祝活动。2024年,世界计量日首次成为UNESCO正式承认的国际日。2025年的世界计量日恰逢《米制公约》签署150周年,在此之际,UNESCO和国际计量局联合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文:朱秀梅 图:林弋戈 编辑:石亚楠)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5-05-19
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